主页 > 手机版注册 / 正文
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,要以因材施教为理念,打造胸怀大爱的教师团队。我们必须正视在教室里每一个鲜活的教育生命,他们都是与众不同的。我们的工作不是让他们进入整齐划一的无差别境界 。
而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,让他们都能够取得进步 、拥有希望 。在越来越多元化的教育背景下,适应差异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。一个教育工作者,只要是选择了三尺讲台。
都要下定一个决心:终身面对差异。我们始终秉持“尊重差异 、提供选择 、开发潜能、分类发展”的学生观,真正把教育工作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,尊重学生的经历和特质,做到因材施教。
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,要以“五育”融合为路径,创造面向未来的学习空间。新课标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变革 ,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。每天我走过校园中的各个地方。
都在思考怎样才能够增加更多教育的实效性,促进“五育”融合,让教育的空间效益最大化。学校的人工智能馆 、科创实验中心、管乐艺术中心、体育运动中心……都承载着我们对未来教育范式的探索。
也体现着学校的追求:教育的最大魅力就是让每个学生拥有希望 。教育要考虑守正创新 ,要体现自身的价值追求,履行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未来的教育使命。
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 、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当成影响一生的环节来抓。学校突破传统校园和教室的围墙 ,将校园空间设计成为学校特有的课程资源 ,实现了教育空间重构与育人价值开发的深度融合。
教育的最大魅力是让每个学生拥有希望 ,要想让学生真正拥有希望,就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好基础。让学生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,感受到生活的美好、人性的美好,在内心世界打下亮丽的底色。
成为正直 、正念 、正能量的人。无论技术怎样更新换代、时代怎样变迁,教育本质不变。只有始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,坚持“以人为本”,一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,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,才能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优质教育。
- 上一篇:心理环境给后进生以鼓舞和希望也能使教育的力量和作用充分发挥
- 下一篇:没有了
猜你喜欢
- 2024-11-23 从用电量看中国经济向“新”力
- 2024-11-23 内嵌式AI应用升级用户体验
- 2024-11-23 聚力创新智造 提升发展优势
- 2024-11-23 回眸三线时光 传承兵工精神——“下马塘”往事
- 2024-11-23 我国将以高水平法治保障粮食安全
- 2024-11-23 两部门组织开展全国重点城市IPv6流量提升专项行
- 2025-06-19 加大对薄弱环节的支撑力度教育优质均衡开展破解上述难题
- 2024-11-23 持续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
- 2024-11-23 支持头部企业做强 带动产业链群做大
- 2024-11-23 宁夏着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效能
- 搜索
-
- 07-05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才能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优质教育
- 06-28心理环境给后进生以鼓舞和希望也能使教育的力量和作用充分发挥
- 06-19加大对薄弱环节的支撑力度教育优质均衡开展破解上述难题
- 11-23截至7月底 新办涉税经营主体户数同比增7.3%
- 11-23我国中部地区有效发明专利61.8万件 同比增长19
- 11-23从用电量看中国经济向“新”力
- 11-23两部门组织开展全国重点城市IPv6流量提升专项行
- 11-23支持头部企业做强 带动产业链群做大
- 11-23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
- 11-23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按下“加速键”
- 06-28心理环境给后进生以鼓舞和希望也能使教育的力量和作用充分发挥
- 06-19加大对薄弱环节的支撑力度教育优质均衡开展破解上述难题
- 07-05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才能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优质教育
- 11-23回眸三线时光 传承兵工精神——“下马塘”往事
- 11-23前三季度我国批准建立483项国家标准物质
- 11-23“双十一”网购促销即将开启,中消协发布消费
- 11-23我国将以高水平法治保障粮食安全
- 11-23上半年航空业完成货邮运输量417.4万吨
- 11-23宁夏着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效能
- 11-23“双昌”两村携手记(区域协调发展微观察)
- 11-23持续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
- 11-23宁夏着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效能
- 11-23助力建设京津冀地区“1小时交通圈”
- 11-23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
- 11-23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
- 11-23前三季度我国批准建立483项国家标准物质
- 11-23截至7月底 新办涉税经营主体户数同比增7.3%
- 11-23我国中部地区有效发明专利61.8万件 同比增长19
- 11-23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
- 11-23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
- 标签列表
-